我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家长,以我个人的思维反推,如果孩子喜欢化学,恐怕民用方面就是制药、农药、兽药这些相关企业可以就业,当然去考公务员也可以,不过凤毛麟角的,稳妥起见,先看看哪些省份这方面企业比较多吧。
从天眼查下载的数据,2024年3月份的,主要看各省的参保人数。现在制造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车间里的工人一般签订“劳务外包”合同,所以也就不再本公司交社保。成人版快手app
如果我没有这些企业的“熟人”估计,只能走正规招聘渠道,是不是好公司,还要看哪些“良心”企业给员工交社保交的多吧。统计了一下,排序如下:
- 安徽省 - 参保人数总和: 70,396
- 山东省 - 参保人数总和: 14,339
- 北京市 - 参保人数总和: 14,304
- 河南省 - 参保人数总和: 10,602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参保人数总和: 10,561
- 广东省 - 参保人数总和: 10,407
- 福建省 - 参保人数总和: 9,865
- 河北省 - 参保人数总和: 9,816
- 四川省 - 参保人数总和: 9,120
- 贵州省 - 参保人数总和: 8,852
11. 天津市 7988 吉林省 6969 浙江省 4472 甘肃省 3712 陕西省 3652 湖南省 3335 云南省 3221 江西省 3196 黑龙江省 2863内蒙古自治区 2777 江苏省 2357 海南省 2298 西藏自治区 2086 上海市 1948 湖北省 1800 辽宁省 1791 山西省 169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82 青海省 688 重庆市 499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9
看来在安徽省制药行业比较形成规模,这意味着找工作的时候,这家不行,我还可以去另外一家。在这个地区,求职机会更多。如果这个地区只有一家企业,除非能干到退休,或者半途转行。一般拖家带口跳槽就比较难了。
具体到城市来讲,排名是这样的:
- 安徽省 亳州市 - 参保人数总和: 16,625
- 北京市 北京市 - 参保人数总和: 14,304
- 安徽省 合肥市 - 参保人数总和: 12,515
- 安徽省 安庆市 - 参保人数总和: 8,121
- 天津市 天津市 - 参保人数总和: 7,988
好了,那我们来看看安徽的亳州市和合肥市都有哪些企业,都是做什么的
从这些企业的名字来看,就没有几家是“本地”的,都是外来的,看来是该地区形成了这样一个产业集群。
安徽的这些企业中,有西药、中药、农药,还有国际贸易和销售。
其中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搞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的。4179人,不应该算在制药专业学生的求职范围内。那么安庆市的制药专业就业人数就要削减,同样,安徽省的计算数据也要变化70,396-4179=66,217人。也是高居各省第一。
不知道制药专业全国一年招收多少学生,但是从2024年3月的投保人数来看,全国总计301183人,其中参保人数1~9人的企业944家,参保总人数3647人。也就是说如果家里不开药店,那总参保人数是297.536人。也不知道这些人里是不是都是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就业。
看了一下辽宁省的科目要求,物理化学是必须,专业有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制药工程技术、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临床药学、海洋药学、生物制药、药事管理、药品质量管理、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化工与制药类、动物药学、藏药学、蒙药学,开设相关专业的大学有318所。
河北外国语学院开设的“生物制药”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就挺好的,这么多大学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就业数据目前查不到,或者我的查询方式不对,这里截取一段网上获取的数据。
中国药科大学2023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示,
深造方面,国内升学中,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至“双一流”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比例超96%,其中本科生国内深造去向的前五名学校有: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国外深造中,约70%前往世界排名前100的知名院校深造,其中本科生出国出境升学去向的前五名学校有:爱丁堡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
就业方面,毕业生就业层次好。就业率长期位列“双一流”高校前茅,毕业生多服务于医药行业重点领域头部企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川渝经济圈等地区就业,2023届毕业生就业分布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五地就业人数占比超69%,主要就职于各大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重点高校、药品监督检验部门及头部创新型医药企业,从事药物研发、制造、质量保证、监督监管等工作。
倒是22年的毕业生,有明确的数据,本科生毕业2261人,继续深造1135 人。
如今这个社会,也许我鼠目寸光,我觉得本科毕业能找到工作的,都是厉害角色。不得不说,比起美术专业的顶级学校,药学专业的顶级学校就业率还不错。我这里看不到各个制药研究机构的招聘数据。只研究本科的。
企业的数据来源,可信度要打折扣,因为没有拜耳之类的大型跨国企业的数据。其实人力资源也是一种资源,而资源错配,就是一种很大的浪费。这里还是呼吁国家把企业、大学、和市场结合起来设置学科和招聘人数。并且各个地区发展起来的各种优势行业,是不是应该多配套一些教育资源。同一种学科零散的布局,不知道对地区行业的发展促进性有多大。
成人版快手app 成人版快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