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版快手app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
发布:2024-12-11 10:08:32 浏览: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邦成)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1)

【内容摘要】兰州新区建设已经十年了,引进产业项目1080项。其中主要是制造业。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本文主要针对国家级兰州新区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引进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具体原因有:产业转移承接;产业创新升级;市场份额占有;产业区域分布;新区条件吸引;新区政策优惠;产业投资战略;其他产业推动。本文也列举了具体企业的实例,以兰州新区有关部门提供的为准。

【关键词】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2)

第二产业,传统的称工业,世界流行的称制造业。制造业的门类比较多,我国的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兰州新区制造业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现在增加较多,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产业转移承接

有些企业是五六十年代建立的,无论产品的现代化,还是车间的建设、生产线的先进程度都比较差,即使使用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巨额资金,进行更新改造,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也是局部的,不彻底的,生产线、设备以及生产环境整体性比较落后,人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距离现代化比较远,有些企业原来在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规模比较小,想扩大再生产,扩展生产车间,增加生产线,地方受到约束,想在更大空间区域发展。如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水泵厂、兰州电机厂,现在都变成股份有限公司。急需规模扩大,生产线、生产技术、手段急需提升,产品结构急需调整,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领导的思维、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急需转换。他们正好遇到兰州新区的建立,成就了他们,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现在新区的兰石、兰泵等,不仅厂部外貌、家属区现代化,而且车间、生产线、设备具有先进性、信息化、现代化。所谓产业转移,包括空间地理位置的转移,从兰州老城区转移到新城区,承接是至兰州新区承接了空间、原来传统优秀的生产线、技术和产品。兰州新区佛慈制药科技工业园项目,是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兰州市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设用地574亩。整个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内容为制药板块和甘肃省现代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形成14亿元的产销规模,年产液体制剂160万升、浓缩丸150亿粒、片剂5亿片、颗粒剂500吨、胶囊9亿粒、大蜜丸2亿粒,同时建立规范化、工程化、专业化的现代中药制剂研发体系和技术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已于2015年7月开工建设,2017年年底竣工。二期建设内容为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及一期项目的扩产。兰州佛慈制药厂原来坐落在兰州老城区黄河北草场街,历史悠久,设备老化,生产线陈旧,厂区面积较小,急需转移,兰州新区提供了机会。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3)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4)

二、产业创新升级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5)

兰州新区,跟老城区相比较,也需要供气供暖,但是从路线的布局、管道大小、质量高低、材质选择、供气技术、检测技术、便利程度上,再不能完全按照老城区的,很多部分需要改造升级。兰州新区有许多企业、单位、公司、学校、医院,有千家万户的居民,冬天需要供暖供气,这是一项长久性基础性产业,有的属于制造业,有的属于服务业,非常有前途。兰州新区,也有大量的污水排放和处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的处理,需要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需要专门的企业做这项事业。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兰州石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做这些的,也经营和管理兰州新区石化园区,开发和生产石化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其中有很多是适应现代化市场需要的创新工艺和产品。总投资89亿元的甘肃海亮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是2021年兰州新区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又一重大成果,大大提升了兰州新区制造业的实力。项目的成功落地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吸引相关产业链进驻兰州新区,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为兰州新区做强做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提供重要支撑。兰州新区正在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链,与公司发展的方向十分契合。高性能铜箔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配套产业,可以为兰州新区新能源产业链的完善作出积极贡献。宝武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领头羊企业。在兰州新区主要建设10万吨石墨化装置生产线、10万吨负极材料生产线,是重要的碳业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总投资41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年营收可达40亿元人民币,年纳税额约2亿元人民币,将有效填补甘肃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空白,加快推进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三、市场份额占有

有的企业欲在兰州、甘肃、西北甚至西部占领或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兰州老城区地皮成本太高、交通拥挤、声音嘈杂,就选择在兰州新区建厂,从事制造业。如根据有关资料,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早也是较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控股集团的下属子公司。该公司建在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说明及早就布置在兰州新区,距离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大约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首期投资10亿元人民币,占地2000亩,公司建成后,拥有焊装、涂装、总装等整车叁大工艺的生产车间,单班产量为5万辆/年。工厂建成后,将生产吉利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一款新车型——吉利自由舰,是吉利控股集团投亿元巨资与韩国大宇国际进行全面技术合作开发而成,自2005年1月28日宁波下线后,模型样式美观,技术比较先进,至今已累计销售近10万辆,市场竞争力比较强,荣获2005年度“国民车”、2005年“汽车科技典范奖”等7个奖项。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汽车企业在中国杭州、上海、宁波,美国加州、英国考文垂、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有设计、研发中心,研发设计、工程技术等相关人员超过2万人,拥有大量发明创新专利,全部产品拥有完整知识产权。在中国、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白俄罗斯、马来西亚建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工厂,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拥有各类销售机构4000多家。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在西北特别是甘肃销售量较大,兰州的出租车几乎都是兰州新区吉利汽车公司制造的成人版快手app。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6)

四、产业区域分布

有的企业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为了抢占更多区域,让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更多的顾客享受它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其知名度,做成品牌企业,就在各地规划布置产业,如兰州新区与北京京东东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京东亚洲一号(兰州)智能电商产业基地项目”。京东集团投资8亿元人民币,它是世界500强企业。占地面积约397亩,落户于兰州新区中川园区。这个项目主要由订单生产中心、大型仓储中心、大型分拨中心、大型转运中心、电商运营交易结算中心、配套宿舍、办公、生活区等功能设施组成。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及消费者服务,切实带动区域物流业和电商迅速发展,从而增强兰州新区第三产业的活力。该项目达产后,每年含税销售额约30亿元人民币,每年缴纳税收至少3000万元人民币,解决就业1000多人,派生就业2000多人。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7)

五、新区条件吸引

兰州新区,十年,从属于甘肃省上升为国家级兰州新区;从有人说的“鬼城”变成了天堂;从几条羊肠小道建设为108条宽阔平展的城市道路;从几个小山村变成了特别现代化的城市;从年总产值4亿多元变为300多亿元;从几所农村中小学变成了50多所大学大专及中小学;从飞沙走石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千幢万栋高楼大厦;从落后的“三农”变为现代化的科技园;从无一个项目增加到1080个;从无一家工厂增加到几十家;从一条高速公路,增加了三条快速路、一条城际铁路;从2座航站楼增加到3座航站楼;从无一项文旅工程,增加了西部影视城、西部恐龙园、兰州新区湿地公园、五个水上乐园、晴望川民宿小镇、野生动物园等;服务业从廖廖几个商店到变地开花,多种多样,几千个大中小型超市、歺饮、修理、交通运输等等;从无一个市场到市场体系比较健全;从一片荒野地变成了20万亩的科学绿化地;人口从几千人增加到50万;从无一路公交车增加到十几路,兰州新区至兰州老城区开通了2条线路的公交车……到了兰州新区,您会有许许多多无限感慨,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智能化,行政管理理念先进,环境新颖优越,各方面条件非常之好,那么有很多企业看准了这一点,进驻了兰州新区。如天水华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是西北地区唯一集高速冷冲压、精密光学蚀刻两种工艺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和高精密光学蚀刻电子器件的微电子企业,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水相对兰州新区,有关条件弱一些。兰州科天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兰州三毛实业有限公司等就是考虑了国家级兰州新区优越的条件进驻的,当然这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8)

六、新区政策优惠

兰州新区,项目审批有17项优惠便利政策;荣誉奖励有3项政策;科技创新扶持及奖励政策有9项;融资扶持及奖励政策有8项;生产要素补贴政策有9项;税费扶持及奖励政策有7项;吸引投资奖励政策有9项。(详见兰州新区经合局提供的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清单)。根据有关资料,正威(甘肃)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13年11月08日,说明进驻兰州新区较早;所在地点:甘肃省兰州新区;注册资本,150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王文银;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经营范围:金属、矿产品的销售;铜材、线缆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铜线、铜杆的销售;加工、销售电子线、电源线;高分子改性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国内货运代理;商务信息咨询;;生产及销售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铜及铜合金绞线,铜合金线、棒、板材,铜母线排;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实际上凡是投资于兰州新区的较大规模企业都会瞄准和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和奖励的。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9)

七、产业投资战略

有的企业,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给了多少优惠政策它们就会投资,它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展,区域范围的划分、永久性生存与发展等。如根据兰州新区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建华建材集团,混凝土制品与技术综合服务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创建于1992年,其前身是建华管桩集团。经过二十余年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革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目前,建华建材产销量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截止到2020年10月,建华建材集团在国内浙江、陕西、广东、福建等18个省、上海、天津2个直辖市和广西1个自治区成立并投产了近70 处生产基地。紧紧抓住国内区域经济增长点,在全国设有近300个销售服务网点,占领大部分区域。集团总人数约3万多人,其中管理人员近 4000 人。在加大国内布点,抢占市场制的基础上,并于2012年在越南成立首家海外生产基地,积极探索国外市场,力求走向世界。为更大程度地满足海外市场需求,集团在越南成立第二家海外生产基地,目前,建华建材通过沿海沿江生产基地自建码头,产品销售可覆盖东南亚及周边各国。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建华建材集团从单一生产销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转变为向客户提供专业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从地下基础工程到上部结构工程的全流程产品,如管桩、方桩、钢管混凝土桩、异型桩等桩基础产品,箱涵、管廊、顶管等管道产品,梁、板、柱、架、楼梯等混凝土Pc部件,以及围栏、花架、桌椅、台面等各类混凝土装饰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厂房、铁路、机场、公路、水利、市政、电力通讯、装饰装修等各类工程领域,并提供勘察设计、产品供应、施工管理、方案优化、工程应用咨询等系列标准化服务和定制服务。建华建材砥砺奋进,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国预制混凝土桩企业产量排名中,建华建材以1.6028亿米的年产量蝉联榜单冠军,占全国前十名企业产量总和的62.66%。在“2020 中国建材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名,“2020中国民营建材企业100强”中排名第3名,“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302位。荣获“2019年度全国预制混凝土桩十强企业”第1名。兰州新区项目是建华建材集团在甘肃的首个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建华建材集聚效应、带动协作的优势,为开拓西北区域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10)

八、战略合作需要

根据兰州新区发布的信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始终秉承“甘肃有需求、能建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合作有共赢”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中国能建与甘肃省、兰州市以及兰州新区在全电力、全交通、全城市、全水、全生态环保、全数字“六全”领域,开展系统化、表单化、项目化、机制化深度合作,务实推进重点事项落实、重大项目落地,全力培育融合发展新动能,拓展绿色合作新空间,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为持续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集中开工的相关重大项目共33个,主要包括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生态修复项目及配套项目。其中,兰州新区氢能产业园项目(一期)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规划建设“一基地三中心”功能的综合型氢能园区,包括绿氢供应基地、氢能示范应用中心、氢能装备制造中心和氢能研究中心。项目规划面积2.83平方公里,总投资150亿元,分三期建设,重点发展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项目一期总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万吨制氢能力和10万标方储氢能力的绿氢供应基地,以年产6万吨绿氨和氢能交通应用为核心的示范应用中心,以年产30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的氢能装备制造中心,同时建设氢能研发创新中心、检测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兰州新区氢能产业链,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氢能产业聚集基地,助力兰州新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氢能应用综合示范城市。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11)

九、其它产业推动

兰州新区冬天、春天和秋季末,比较冷;兰州石化集团有大型供暖供气项目;兰州新区的企业或单位、学校、公司、个体户必将越来越多;居民住户也越来越多。这就会促进和带动一些产业的发展。如兰州陇星沃尔凯采暖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以生产新型散热器、电辐射散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电联产品及总部地产开发为主的多元化、国际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占地105亩,建筑面积40万平米的总部经济示范园区。集团生产基地位于兰州国家级新区现代装备制造园区,拥有占地390亩,建筑面积10万平米的现代化工厂。企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是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领军企业和太阳能光热应用十大品牌企业。

总之,国家级兰州新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正在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当然不是生产粮食和油料,主要生产蔬菜瓜果和花卉等,亚洲单体最大、技术最先进、节能环保水平最高的3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高效运营,每天10万余枝鲜切花销往全国。转移、引进省内外制造业项目若干,其中新引进落地宝武碳业、东方希望、海亮铜箔等重大产业项目146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三个500强”企业达9家;拥有行业龙头企业11家;甘肃省第一个产值过千亿、产品过千种的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区即将诞生;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洽谈、引进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70多亿元,率先在“两碳”上迈出新步伐;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大数据)”;打造服务西北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丝绸之路信息港”。第三产业服务业实体部分,随着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而繁衍发展,遍地开花,枝繁叶茂,发展成果喜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是基础,是虚拟经济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壮大实体经济的力量,使兰州新区的经济结构更健康。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州新区的功能、要素、条件不断完善,会有更多的项目、产业和企业加入。

任务艰巨,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


国家级兰州新区制造业兴起原因研究(图12)


成人版快手app 成人版快手app 成人版快手app